9月27日14:00,上海举行“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”党委专题系列第四场新闻发布会,邀请市生态环境局、市农业农村委、市水务局、市绿化市容局负责同志出席,围绕“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,加快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上海”这一主题,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上海生态环境工作的进展成效,并回答记者提问。
近年来上海空气污染治理成效明显,蓝天白云成为常态,取得这些变化,上海采取了哪些关键性的举措?
会上,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、局长程鹏给大家看了两张图。
其中之一介绍上海市从2015年到2021年的PM2.5浓度分布,黄色浓度达到35,红色达到60。
图的起初可以看到PM2.5西高东低,之后浓度色差逐渐变小,东西差距逐渐减小,到2021年图都是蓝色。
程鹏表示,这说明整个区域PM2.5浓度从原来西高东低的状况发生了改变。
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从2012年开始,安装在外滩光明大楼一百米高空的设备,每15分钟拍张照片,在第二张图中,空气质量的改善、能见度的改善可以看得很清楚。
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变化?程鹏介绍,关键举措有三个方面:
一是打好燃煤污染防治战役。主要是三个控制:源头控制,消灭散煤。全面完成4000余台经营性小茶炉、小炉灶等分散燃煤设施的整治,完成近7000台中小燃煤锅炉、集中供热等锅炉窑炉的清洁能源替代或关停,除公用燃煤电厂和钢铁窑炉外,全市已实现无燃煤。过程控制,节约用煤。实施重点用煤企业总量控制制度,对7家重点用煤企业下达年度用煤控制目标。煤炭消费总量逐年下降。末端控制,清洁燃煤。10家公用燃煤电厂、宝钢股份和上海石化自备电厂的所有机组,全部完成超低排放改造,排放达到世界先进水平。
二是打好挥发性有机物污染(VOCs)防治战役。从立法方面、模式、资金保障、精准帮扶等方面,加强监测,加强治理,走出一条符合上海特色的VOCs精细化治理之路。上海有关空气条例方面专门针对VOCs,在全国是领先的。2014年开始,上海在全国率先推出“一厂一方案”的源头减量、过程控制、末端治理的精细化措施,通过中央生态环境督察和市里督察,对一些重点VOCs排放企业做了很多改造,包括崇明有一些大型企业做了很好的改造,完成治理企业两千余家,每年VOCs减量达到十万吨。上海同时鼓励大家进行VOCs减量,先做后补,多做多补,上海有补贴政策,激发企业内部活力,率先开展低VOCs替代示范、简易末端治理设施精细化管理,VOCs的模式从底线约束向先进带动转变。
三是打好移动源污染防治战役。上海率先在全国全面淘汰了黄标车,33万多辆,提前淘汰老旧车12.5万辆,淘汰国三柴油车将近九万辆,在全国首先全面禁止国0和国I非道路移动机械,政府投资资金达到61亿元。在公交、出租车、物流配送车、私家车领域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,新增和更新公共汽车全面实现电动化,推广柴油车远程监控体系,并且对排放比较大的车辆行驶路线范围做了限制。
上海将继续以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总抓手,加强VOCs和臭氧协同控制,抓好多污染物协同治理和区域联防联控。在整个长三角区域推动产业、能源、交通、绿色低碳转型,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,推动空气质量持续改善。